在數位廣告技術的領域中,過去幾年充滿了無盡的爭辯,尤其是涉及交易ID(TID)的透明度議題。全球頂尖廣告科技公司和出版商不斷探討如何協調技術規範以利於公開網路的運行。

交易IDs在2013年被引入,旨在透過公開模式和OpenRTB標準提供一個獨特的識別碼,從而把多個同一印象的出價請求與單個拍賣綁定。然而,隨著2023年8月Prebid的10.9更新,這一技術的管理方式發生了微妙變化。在之前,所謂的「全域ID」由所有供應方平台(SSP)共享,而更新後每一位競標人均會獲得一個唯一的TID。

這一更新引發了需求方平台(DSP)與出版商之間的辯論。DSP指出此舉有助於去除多余的出價請求,而多數供應方則表達了對數據洩漏和公開網路動態控制力減弱的擔憂。交易重心的轉變引發了行業的激烈辯論,尤其是在Prebid高峰會上,The Trade Desk以OpenAds(一套開源拍賣框架)的推出為立場,表示要恢復其所謂的生態系統效率和透明度。

然而,這次更新並非完全滿足於業界的需求,Prebid机构决定进一步修订框架,允许出版商在全局ID或特定SSP之间进行选择,不再强制执行之前的管理方式。In场合双方几乎都趋向于继续权衡这种不断演变的技术规范,损失可能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