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尼日利亞中央銀行(CBN)宣佈對銀行賣給POS操作員現金的嚴厲懲罰措施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然而情況似乎並未改善。最近,一份新的通告規定對於被發現出售新鈔給貨幣販子的存款貨幣銀行將罰款1.5億奈拉,這引發了人們對此舉措的真正影響的疑問——或者說這是否只是面對深層次系統性問題的又一無效政策。

問題背景與現金短缺問題

尼日利亞的現金短缺問題並不是新鮮事。去年年底,CBN推出了一項具爭議性的貨幣再設計政策,旨在遏制假幣流通並減少銀行外流通的錢幣。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混亂:空蕩的ATM、銀行櫃台前的長隊,以及人們即便是基本需求也無法獲得現金。

儘管貨幣再設計政策已經被擱置,但現金緊縮狀況依然持續,加上一個繁榮的黑市迅速崛起,以填補市場需求。POS代理商和販子開始以溢價出售現金,新發行的紙鈔更是一時間成為搶手商品。在這樣的體系下,許多尼日利亞人難以獲得現金,除非額外支付高額費用。

文化因素是否也是問題的一部分?

問題的一個部分是文化因素。在尼日利亞,新鈔有著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慶祝活動中,人們常常將新印的奈拉紙幣灑在慶祝者身上以表達祝福之意。對完美狀態的現金需求創造了一個利用社會規範和系統效率低下而獲利的黑市。

罰款措施能否奏效?

表面上看,1.5億奈拉的罰款似乎是一個有力的制止手段。涉及非法新鈔交易的銀行將面臨巨大損失,特別是在CBN能夠直接從其準備金賬戶中扣款的情況下。然而,關鍵的挑戰在於執行,這將最終決定該政策的成敗。

銀行每日處理數以千計的現金交易,發現非法銷售並不簡單。在很多情況下,是銀行員工秘密轉移新鈔給販子。這些交易是非正式的,也不會留下明顯的書面記錄。即便審計也可能錯過這些交易,除非有清晰的方法跟蹤鈔票的去向。

在地廣人稀的尼日利亞,數以千計的分支機構分佈在多樣化的地區,CBN若要有效監控每個地點,實際上可能是不現實的。即便即時執行了罰款,也不得不問它們是否具有足夠的懲罰性以阻止不當行為。

對現金代理的影響

POS經紀人和販子來自這個生態系統的中堅力量,尤其是在銀行分行和ATM稀少的社區。他們已成為獲得現金的首選,即便他們常常索取高額費用。

如果銀行為避免罰款而加強對新鈔的控制,那麼這些操作員會怎麼樣呢?他們很可能面臨獲取現金的更高成本,這些成本將被轉嫁給依賴他們的客戶。特工們被擠壓,而每天的尼日利亞人則承受其苦果。

反之,新鈔的稀缺可能在黑市進一步抬高需求。販子可能索取更高的溢價,為CBN創造更大的問題來解決。

結論

1.5億奈拉的罰款看似是正確的方向,但若無更強的執法和系統改革,恐怕難以解決尼日利亞的現金危機。銀行、販子和POS操作員都是一個深深根植的系統的一部分,僅罰款不足以破壞這一系統。

在CBN解決根本問題之前——現金分配效率低下、新鈔的文化需求和缺乏透明度——尼日利亞人將繼續面臨現金短缺和通脹成本。目前,這新通告感覺上像又一次在需要更深的關懷的傷口上貼的臨時創可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