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不斷擴大,國際社會對於應對氣候變遷與健康危機的資金需求愈發迫切。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得知,截至2022年,國際社會針對氣候與健康命題的資金投入已增加至71億美元。然而,資金的獲取對於那些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最深的國家而言,仍然是一項挑戰。
這份由一些主要國際組織聯合起草的報告指出,雖然資金數額相較2018年未達10億美元的投入,已經顯著增長,但大部分資金並未有效流向需要幫助的國家。事實上,雙邊捐助者提供的資金中不到35%直接用於受氣候影響的國家,而整體分析得到的資金中,流向低收入國家的比例甚至不到一半。
報告由SEEK Development聯合多個研究機構共同撰寫,將氣候與健康資金定義為一種國際特惠融資,專門用於應對氣候變遷對健康的直接影響,支持健康產業以適應與減緩氣候變遷,並從中獲得健康相關的協同效益。
在2022年這一年的資金承諾中,來自雙邊捐助者的資金占主導地位,達到了48億美元,而健康多邊基金承諾的資金則達到15億美元。除此之外,來自多邊開發銀行的資金為6億美元,來自慈善基金會的資金為1.3億美元,並且來自多個氣候多邊基金的資金也達到了2300萬美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資金中約有24%是以貸款形式提供的,而非直接捐助,這讓許多國家在獲取資金時面臨著債務壓力。亞洲開發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的資金中,超過90%是以貸款形式提供的。
面對這種情況,報告提出了幾項重要的建議。首先,加強氣候與健康之間的資金流動,促成跨行業的資金擴展。借助財政政策改革,以及針對全球金融架構的改進措施,有望提高資金向共同的氣候、健康以及發展目標的投入。
其次,資金分配需要更好地對齊投資優先事項,開發一個團結的、基於證據的高影響力投資方針,將有助於指導出資方分配更多資金給這些介入措施,並支持當地社區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報告強調,加快資金交付和改善資金獲取渠道,可以幫助國家快速使用資金進行有重大影響的氣候和健康行動。
此外,未來資金應強調擴大不加重債務的基金,避免讓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從而無法提升其健康、氣候與經濟的長遠發展。
最後,報告呼籲各利益相關方協作,推動資金流動透明化,利用一致的方法來報告其跨部門的資金流向。這樣可以為投資提供更多的透明度,從而讓各國、捐助者及社會大眾看到資金分配的不平等,努力縮小關鍵的資金缺口。
此份報告由多個國際組織合作進行,包括基金會S、最后一英里Reach和洛克斐勒基金會等,他們透過全球衛生戰略的編輯支持和多場專業會議,徵詢了超過50家資金組織、國家政府、實施機構和金融專家的意見。
這項研究以其初步的財務數據分析回應了COP28「氣候和健康解決方案融資指導原則」中明確表達的需求,為全球應對氣候與健康挑戰的努力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資源和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