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十二月首次公開宣布奧美康 (Omnicom) 擬收購國際廣告集團 (IPG) 的計劃後,這兩大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奧米崗 (John Wren) 與菲利普·克拉科斯基 (Philippe Krakowsky) 始終對此交易持開放態度。因此,本週早些時候(2月19日),兩位執行官與一群廣告諮詢顧問在紐約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會議,這是各方期待已久的機會,期望能在交易引發的一連串問題、擔憂和熱議中獲得一些澄清。
"他們(Wren 和 Krakowsky)將我們視為廣告主的代理人,因此這次會議主要是給我們發言的機會,來提出廣告主的眾多問題和關注點,"會議中的一位高管表示,他在採訪中選擇匿名以便提供更坦率的觀點。
答案是否已經得到了圓滿的解答?不盡然——監管機構尚未批准這項交易,這意味著許多信息仍然在秘密當中。然而,參與者至少離開時對於哪些問題仍然未知心中較為清晰。畢竟,這些顧問作為奧美康和IPG業務的中間人,存在的意義就是在這樣的時刻航行和挖掘。
高級交易並不是經常發生的事。如果這項交易獲得批准,它將改變競爭格局,震撼定價動態,並對代理商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帶來壓力。不論行銷長們對這次交易持何種立場,都需要提前準備應對這些變化。
"我的客戶群——包括過去的,目前的乃至未來可能的——都對這次交易充滿了好奇,但他們仍處於早期階段,"另一位參加會議的顧問表示。
仍然需要更多時間來滿足這種好奇心,直到監管機構介入。當前,行銷長們只能利用這次會議中得到的洞察——然而這些信息大多還不足以解惑。
其中一個明確的收穫是:對於擔心會失去心愛的代理專員的人士來說,可以稍微放心些。Wren 和 Krakowsky 向他們保證,裁員將主要影響後台職位,而不是客戶面對的團隊——這更多是為了推動成長和未來的併購,而非單純縮減成本。
未來的視野在討論中多次出現。Wren 向會議中某位參加者表示,在市場在交易公佈到完全整合之間將發生巨大變化,這使得更多交易變得不可避免。特定的CEO談話讓一些顧問們重新認識到了逐漸消逝的持股公司時代,以及正在興起的運營公司時代。
"他們確實將這個新組織運作成像埃森哲(Accenture)或IBM一樣的大公司,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分別運營多家公司,"廣告諮詢公司 Roth Ryan Hayes 的創始人馬特·萊恩 (Matt Ryan) 說道。"我們正處於運營公司的開端。"
目前仍不清楚這一轉變在實際操作上意味著什麼,行銷長們只能期待一種保證:他們在這兩大集團中獲得的任何節省、人才和服務都會在新公司中得以延續——至少目前是這樣的。在會上,顧問們也對Wren和Krakowsky的這一承諾進行了追問,兩位CEO也重申了這一觀點。實際上,他們進一步保證,客戶將能夠在任何可以提供更佳合約的代理商之間作出選擇。
具競爭性的合同、成長而非裁員、強大的代理商品牌。Wren 和 Krakowsky 為行銷人員敲打著對的音符。考慮到這些情況,很難想像他們還能說些什麼。然而,懷疑之聲依然存在——這並不是因為行銷人員和他們的顧問不信任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曾經聽到過類似的宣傳。
行銷人員嘗試理清頭緒
對於已經與這些集團有業務往來的人來說,這是全面挖掘信息的最佳時機——尤其是在提案季節即將到來之際。對於那些沒有關聯的人來說,他們則願意暫時置身事外,直至事態明朗。
明顯的一點是:最大的頭痛是留給那些與這兩大集團有業務牽連的行銷長。針對此次交易的問題比新聞標題湧現得還要快。這就是為什麼今年的許多代理審核不僅僅是例行公事——它們將成為壓力測試。因為這不只是選擇代理商——這關乎的是獲得籌碼。
這是否會引發一波行銷長爭相進行代理審核?不一定。但確實會刺激那些原本就在規劃中的人行動。對這些行銷長而言,這些審核不僅關乎能力——它們還是了解奧美康和IPG如何應對混亂的窗戶。已經有些人在權衡是否利用這些會議來鎖定具有競爭力的費率,網羅頂尖人才——甚至與集團簽訂應急協議,知道代理商在交易完成前渴望鎖定業務。
"如果你是一位即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結束審核的行銷長,那麼在定價、技術和人才上的籌碼絕對不能錯失良機,"某位拒絕具名的顧問如此表示,因為他不希望危及與行銷人員的關係。
這些行銷長知道,時間就是一切。如果他們的審核延續到夏季,在交易的命運應該更為明朗時,他們將處於有力的位置——無論是加碼與合併巨頭合作,還是精挑細選兩者的最佳業務或者直接撤走探索其他選擇。
不言而喻,前方必然是直言不諱的對話。高風險。且絕不容許有挫敗情緒。
對於身為IPG營的行銷人員來說,這更是如此。
根據四位直接知情的廣告高管,他們面臨著最艱難的決定,主要是因為沒有人能清楚地告訴他們IPG被奧美康收購後將如何影響他們的業務賬戶。
沉默令人窒息,尤其是在歐洲,距離美國總部較遠的代理商間更顯混亂。當然,兩位首席執行官上個月試圖撫慰這些神經,親自到倫敦與雙方的高級管理層面會,強調目前兩者仍將在提案中獨立競爭。行銷人員一天到晚都會接受這樣的解釋。但到目前為止,這項交易就像文件卡中翻找會讓人忘記名字的電話一樣,問題層出不窮,卻少有答案。
公平地說,有些問題在業務真正合併前無法得到解答——例如利益衝突這一永恆的難題。或許在上次大型合併推動時不是同樣的地雷,但依然存在問題。在某些行業中,廣告商根本不敢冒險與抓住機會的合作者親密接觸。風險過高,而上行空間模糊。
這時,像IPG首席業務官兼客戶長 Jackie Kelley 這樣的高管在未來幾個月中將成為關鍵角色。
"她已經與客戶取得聯繫,並且提供了她所能做的擔保,儘管在奧美康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保證可以確定她的影響力會有多大,"其中一位廣告高管說道。"人們普遍相信,她將是未來仍會保留領導地位的人之一,因為她的個人品質。"
最終,行銷長追求的是控制感,在這次的合併故事中,Kelley 是少數能提供這種感覺的人。
"合併承諾提供廣泛的高質量行銷能力," MediaLink 的總經理和其持有公司 UTA 的合夥人唐娜·夏普 (Donna Sharp) 表示。"IPG 擁有深厚的創意資源,擁有仍在被人名點名的代理商(如 FCB、Martin 和 Deutsch),而奧美康在 AI 驅動的個性化和生產能力方面取得了進展,還有其領先的商業代理 Flywheel。如果您將奧美康的現有媒體和商業堆棧,以 Acxiom 的數據來增強,並與IPG 的創意規模結合,那對客戶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在更全面地優化零售和非零售媒體方面。"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合併後組合的技術資源能夠快速超越行業平均速度,有所實現,夏普補充道。
綜合所有信息,很明顯:在這次交易後,這一年中有的是噪音和少量答案。這樣規模的動作總是會在真正的結果出現前先引起嘩然。行銷長們明白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下一步動作都是圍繞如何為即將到來的動盪做好準備。想想那些延長與代理商合同到多一年而不是推進新的合同的行銷長。
"不管這些選擇什麼時候發生,最終都將取決於這些集團提供的工具和服務,他們在這一切背後的的人才,以及這兩個部分如何齊心協力推動模式的運營效率," Ebiquity 集團總監 Priya Patel 表示。"從我們看到的情況來說,行銷人員現在非常願意為此付出代價。"
奧美康和IPG均未對這篇報導作出評論,但雙方的發言人將 Digiday 引導至關於該提案交易的官方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