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臨全球經濟壓力、成本上升和收入縮減的情況下,台灣的乘車服務駕駛決定向 Uber、Bolt、InDrive 和當地競爭者提出請願要求,將平台的傭金從現行高達 25% 的水準降至 5%。這一請求不僅是為了應對通膨、燃油補貼減少和經濟不穩定帶來的挑戰,更是希望藉此改善駕駛的生計。
台灣駕駛們早前便同樣面臨了與全球同行類似的挑戰。隨著經濟壓力增大,駕駛們不得不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尋找生存之道。在這次請願中,他們強調了除了傭金限制外,一些額外的福利需求。例如,目標是讓每次行程支付 3% 作為駕駛的綜合福利包籌資,進一步提供無限制條件的健康保險、車輛保險以保護他們的工作資產,以及在行程中的個人保險。
連日來,駕駛們持續以游行和請願的形式希望引起社會和政府的注意,請求相關部門的干預和監管。在近期的聽證會上,台灣立法院的委員會與 Uber 等平台代表、駕駛協會的代表展開溝通,希望制定出更公平合理、有保護性的政策。
目前,此次因應行動已經引起廣泛關注,如果政府支持駕駛的訴求,那麼這可能成為亞洲其他地區的規範參考。這不僅將促使平台重新調整業務模式和運營策略,更可能在一個利潤豐厚的市場中對平台的獲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截至目前,各大平台尚未針對這一請求發表正式聲明。駕駛們強調,如果這次訴求得以實現,將為其他依賴電子網路的經濟工作者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同時也能為整個行業的發展鋪平道路。
在台灣持續加強對外雇傭市場監管的背景下,這次事件成為眾多知識工作者與服務提供者關注的焦點。未來,如何在兼顧平台商業利益和駕駛勞工權益之間尋求平衡,將成為台灣交通運輸政策的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