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非洲多個國家接連發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涉及金融政策、企業擴張與國際科技戰爭,以下為詳情解析:

尼日利亞央行首次降息自 COVID-19 以來

自 COVID-19 大流行以來,尼日利亞中央銀行首次調降利率,將貨幣政策利率從 27.50% 下調至 27%。

為什麼選在此時降息? 通脹率已連續五個月下降,至八月份已降至 20.12%(虽仍算高,但總算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奈拉也因外匯儲備的增加而加強,其儲備已從七月份的 145 億美元上升至九月份的 430 億美元。這一全心全意的增加是央行行長卡多索樂於拿來稱讚的。

此降息象徵著央行行長耶米·卡多索所堅持的“緊縮政策直至受傷”時代的結束,因為尼日利亞的經濟在第二季度基於石油與非石油收益增長了 4.23%。現在的想法是保持通脹的下降趨勢,同時不扼殺增長。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莫立即歡慶。高於政府收入的額外現金可能泛滥系統,重新引發價格壓力。卡多索與他的團隊知道他們必須一方面盯著通脹,另一隻眼緊盯著增長,甚至第三隻眼密切關注奈拉的變化。

如果通脹繼續下降而石油產量保持穩定,則此次降息可能被視為明智的調整。否則,央行可能不得不比拉各斯大富豪糾正交通還快地反轉政策。

哈桑恩·赫里吉加強緊握 Jumia,在烏干達面對塔爾對抗

億萬富翁哈桑恩·赫里吉不僅挑辦一戰,他在同時處理兩件事。在烏干達,擁有塔爾的非洲塔爾公司陷入了一場股東糾紛,原因是要對競爭對手烏班圖塔爾進行可疑的併購。

烏班圖塔爾成立於 2019 年,由三位來自烏干達的創始人創辦,被視為針對美國塔爾與赫利俄斯等外國巨頭的本土化答案。該公司承諾提供更便宜的價格、更廣泛的農村覆蓋和電信基礎設施的本土化形象。到 2023 年,它已經演變成塔爾公司,現時由赫里吉的非洲塔爾公司擁有 90% 的股份。原始創始人表示該交易更像是強硬劫持而非友好握手。

但赫里吉不止於此。在 Jumia,公司已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他通過 Axian Telecom 持有近 10% 的股份,並於八月謀求董事會席位。據報導,Axian 已籌集了 6 億美元,可能會進行收購,這可能會使得 Jumia 退市並充分融入赫里吉的帝國。

如果合併了基礎設施與市場的擁有權貌,加上對 Jumia 的注资和电信協同效應,赫里吉戰略完團。但對批評者來說,他們提出了舊問題:非洲最大的數位行為者是否只是在不同外國主宰之間轉換?

台灣芯片戰略轉變影響南非

台灣對南非的半導體出口設置了預先批准規則,這一舉動是由於南非政府試圖降級台灣首府辦事處作為妥協北京施壓的結果。

此轉變使台北不悦,台灣在全球芯片製造份額達到 70%,此次壓力施加意味著“干擾我們的主權,打亂你的供應鏈”信號清晰且堅定。

對南非來說,這個時候來得特不巧。預計 11 月的 G20 峰會和習近平的到來,南非政府明顯希望取悅中國。然則此次舉動可能會讓南非付出不只有失去善意的代價。芯片驅動從汽車到人工智能的每件事情,台灣在行業的掌控讓這波影響具顯意義。

於是,南非面臨的不光是芯片擠壓,還可能引來華盛頓的額外壓力,在那里的立法者已經受夠了南非與北京莫斯暖火相亲。如此步伐的舉措,讓南非未來的科技與外交立場在台北、北京與華盛頓間的交火中更顯被動。

數字化時代的驚人數據

70%

至 2025 年中,70% 的 ChatGPT 對話為非工作相關交流,比去年上升了 53%,而僅有 30% 的對話是工作相關,這根據最近的一份 OpenAI 報告。

此次非洲事件的總結給予了我們對於全球化互動影響力的觀察,並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领域中面临多方面挑戰與機會。每项事件的背後都潛藏著各自的戰略考量,對未來的走向都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