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政策的風波

近期,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了一波新的關稅政策,作為其重啟的「美國優先」戰略的一部分。這項政策特別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了高達125%的關稅。隨後,中國也立刻作出回應,提高了美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以進行對等反制。

在政策宣布的短短幾天內,全球市場就陷入了一片混亂,各國政府頻繁地進行政策調整和經濟姿態的轉變。雖然川普最終暫停了大多數國家的特定關稅90天,但目前普遍的10%關稅仍然生效。這一來自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變動,迅速波及全球市場,而對於尚未完全從經濟低谷中復甦的非洲大陸來說,任何貿易、投資或宏觀經濟穩定性的動搖都是不祥之兆。

非石油出口的壓力

影響最直接的區域之一便是奈及利亞的非石油出口產業。根據《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AGOA),奈及利亞企業長期以來享有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便利,使得農業和輕工業等產業在沒有貿易壁壘的情況下得以繁榮發展。奈及利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該國非石油出口從2023年的86.4億奈拉(約合5490萬美元)增至2024年的309.1億奈拉(約合1.966億美元)。這類增長依賴於有利的貿易條件和貨幣穩定,而這兩者當前正面臨威脅。

如果川普在90天的暫停期後繼續執行其關稅政策,出口至美國的成本將大幅提高,這不僅會降低貿易量,亦會削減外匯收入,而此時像奈拉、肯亞先令和迦納塞地這類貨幣已經面臨壓力。隨著美元流動性收緊,非洲國家可能迎來新一輪的貨幣不穩定,進而影響進口成本和創業公司的運營成本。

對於如農業科技、貿易物流和電子商務平台等依賴國際供應商的技術驅動型產業而言,這是一個高風險挑戰。進口價格增加和跨境貿易放緩可能削弱這些數位平台的競爭力,甚至迫使它們完全轉向本地市場。

投資者可能再次撤出

2025 年 3 月創業資金投入非洲初創公司的規模是自 COVID-19 以來的最低之一。而伴隨全球市場不安,局勢可能會在改善之前進一步惡化。

川普保護主義政策的回歸,為全球經濟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鼓勵投資者重新配置資金到更安全的資產。最近,美國國債的需求有所增長,以對抗經濟波動風險。對於仍然重度依賴來自美國和歐洲風險投資公司的非洲初創公司而言,這意味著融資週期可能會更長,盡職調查要求也會更高。

初創公司特別是那些缺乏穩健本地收入或利潤率的處於早期階段的公司,可能會被投資者渠道排除在外。這對於初創資本在創造工作機會、促進創新和數字包容性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非洲大陸來說,尤其令人擔憂。

行業特定壓力點

雖然電信行業並未直接成為關稅的目標,它仍然暴露在後續影響之下。奈及利亞的大多數網絡基礎設施,例如電纜、路由器和基站,是從美國、中國或歐洲進口的。即使這些產品不在關稅適用範圍內,間接影響依然存在。

比如,匯率不穩定會增加進口設備的成本,而通脹可能削弱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這些因素給需要擴大覆蓋範圍並保持價格合理的電信運營商帶來了壓力。其他面臨風險的行業還包括金融科技業務,因為它們經常涉及國際合作和美元計價服務;以及依靠進口太陽能組件的清潔能源初創公司。使用進口診斷設備或醫療硬件的健康科技公司同樣可能被捲入這場風波。

建於不牢之基的數位經濟

一個相對更微妙的風險在於,非洲的數位經濟有多少與全球供應鏈和超出其控制的政策決策緊密相連。川普的關稅政策提醒人們,當地創新依然受到外部力量的制約,從貿易戰到貨幣震盪,再到矽谷的監管變革。

即便美國對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記憶體晶片的免稅措施暫時生效,但根據美國商務官員的說法,這些產品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被納入廣泛的電子產品關稅之列。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消費電子產品價格可能會飆升,不僅影響企業,也影響需要廉價設備進行數位訪問的日常用戶。

下一步該怎麼做?

在許多方面,這再次提醒我們,非洲的數位經濟如何容易受到外部衝擊的影響。更大的擔憂不僅是當前的政策決定,而是其所釋放的信號。如果川普推進國別關稅,非洲政府將需要迅速做出反應。這可能包括加強數位貿易政策、引入更多對初創公司友好的監管,以及實施更智能的宏觀經濟保障措施。一些歐洲國家已經通過與美國談判作出了回應,然而,大多數非洲國家可能沒有足夠的經濟槓桿來獲得有意義的讓步。

也有一個機會,儘管困難,來強化非洲區域內的貿易,並在本地技術生態系統中建立更多的韌性,而不是如此依賴美國的市場、投資者和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