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企業家的故事常常為眾多創業者提供重要的啟示,而 truQ 的創辦故事也不例外。truQ,一家以提升短程運輸物流能力為目標的技術公司,曾在短短數年間取得驚人的成就。這家公司的聯合創辦人之一及前任執行長 Williams Fatayo 最近宣佈辭去執行長職務,轉而擔任董事會成員。這一決定標誌著他五年執行長生涯的結束,其背後的原因與共同創辦人及COO Foluso Ojo 在公司方向和運營方面的意見不合密切相關。
Fatayo 在 2025 年 7 月 12 日的 Medium 貼文中確認了他的職務轉換,並透露將出售部分持股。該貼文指出,他將其參與範圍轉移至董事會層級,而 Foluso Ojo 將接任執行長一職。實際上,早在同年二月,Fatayo 已透過 LinkedIn 記錄悄然退出日常運營。
這一職務變動背後隱約透露著長期的內部衝突,這種衝突在 Fatayo 提議導入更有經驗的物流負責人後漸漸加劇。他指出,Ojo 不願面對責任問題,且在她的領導下,公司已經面臨約 1 億奈拉的債務。
過去一年來,公司內部的裂痕逐漸擴大,Ojo 被指掀起了一場報復性活動,企圖轉移對方針問題的關注。此後快速升級的矛盾導致 Ojo 發起股東投票試圖將 Fatayo 從執行長職務上去除。在公司未設正式董事會的情況下,最終決定權落於四名股東手中。Fatayo 和 Ojo 擁有最大股份,其中一名股東此前已放棄投票權,另一名則棄權,使事件陷入僵局。
兩位創辦人之間並非第一次出現分歧,然而 Fatayo 表示過去的矛盾都較為私密地得以解決。他指出:“直到最近,我們一直維持著非常堅固的共同創辦人關係。”
truQ 自 2020 年創立以來,已經歷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從最初作為 3PL 平台(truQ 1.0)連接企業與駕駛;到成為計劃與管理配送的 B2B 工具Siju(truQ 2.0);再演變成為車隊運營商提供物流工具和金融服務的超級應用程式 truQ 3.0。據 Fatayo 透露,truQ 3.0 支援了數千次履約,產生了數百萬美元的交易額,並帶來了公司歷史上最佳的收入利潤。
雖然 truQ 的發展令人矚目,但 truQ 3.0 的上線揭露了對於財務問題,如 1 億奈拉債務的處理方式的更深層次分歧。Fatayo 表示,團隊面臨了一個選擇:“要么讓這些問題阻礙我們的工作並摧毀公司,要么作為共同創辦人分道揚鑣。”
最終,Fatayo 選擇了後者。他在寫給合作夥伴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聖經《創世紀》26:18–22 節,象徵著期望在新環境中尋得空間與平和。
在 Fatayo 的領導下,truQ 吸引了多個大客戶並在多個加速計畫中脫穎而出,比如 V8 Growth Labs、Techstars 和 Google Black Founders Fund。這些經歷幫助公司在 2021 年將收入增長了 13 倍,並獲得了來自全球的指導與資金。
Fatayo 在貼文中感性地表達了對團隊的感激之情,稱 truQ 是他人生中最激勵人心的冒險之一。他回憶起早期團隊在還未有產品之前就靠 Excel 表格運營公司,完成了 2,000 次配送並創造超過 10 萬美元的收益。
目前,公司尚未對這次職位轉換發布正式聲明,然而 Ojo 已經開始帶領公司進入下個發展階段。儘管有關二人分裂的公開性質,對於 Ojo 的領導能力如何影響公司運營尚存疑問。相似的共同創辦人摩擦曾在 2023 年引發 YC 支持的金融科技創業公司 Pivo 的關閉,顯示出頂層矛盾未解決如何重塑一個有潛力的新創公司的命運。
Fatayo 宣稱他依舊對公司使命充滿投入,只是不再處於領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