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六年後,全球知名的行動出行公司Uber宣布退出科特迪瓦市場,這標誌著該公司首次從非洲大陸退出。雖然Uber沒有正式給出退出的原因,但外界普遍認為,司機流動資金需求壓力以及複雜的監管問題,成了壓倒品牌優勢的最後一根稻草。Uber於2019年12月5日首次進入科特迪瓦,並開始在阿比讓展開業務。在這六年間,它與Bolt、Yango和當地的一家叫做Moja Ride的公司展開競爭。然而,隨著他們在2025年9月24日的退出,當地的市場份額將由這些競爭對手來吸納。
這並不是Uber首次在非洲遇到困難。2022年4月,由於監管上的挑戰,Uber就暫停了在坦桑尼亞的業務。然而,在尼日利亞、加納、肯尼亞和南非,Uber仍然持續運營。即便如此,該平台仍頻頻面臨司機對於佣金比例、付款時間表和政策的抗議。僅在2025年,尼日利亞的司機就至少發起了兩次抗議。
業內觀察家指出,Uber在科特迪瓦面臨的更深層挑戰,來自於其全球模式與當地實際情況的不匹配。阿比讓的司機依賴於每日收入來支付燃料、維護和家庭開支;而Uber的付款週期和費用結構讓許多司機感到緊迫。乘客同樣也抱怨車費昂貴以及車輛供應不足。
由此可見,行動出行平台在非洲的成功,不僅依賴於強大的品牌力量,更需要適應現金流敏感的經濟、司機的財務需求,以及不斷變化的監管規範。提供更快的付款渠道、可負擔的車輛租賃,以及與當地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更好合作,都將更有機會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Uber退出科特迪瓦重新塑造了當地的行動出行版圖,亦向投資者和創業者傳達出一個信號:能夠從一開始就考慮當地現金流和政策的設計,方能在非洲的運輸市場中成功。